有專家預測,行業(yè)透明化將成為美容行業(yè)的新規(guī)范,不僅會影響傳統(tǒng)的美容營銷和廣告,還包括由社交媒體推動的整體溝通方式。
過去配方的“神秘感”一度是消費者購買美容產品的動力,那些被過度PS的女演員和模特的圖像雖然有失真實,卻讓女性消費者十分仰慕,但是現(xiàn)在她們開始追求產品的透明化。
新銳美容護膚品牌是美容行業(yè)的新來者,也是顛覆者,他們希望打破行業(yè)的原有格局,從產品成分、定價到市場營銷,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與顧客交流,這一切都奉行“完全透明化”的原則。
一、公開產品成分
除了公布產品的確切比例外,透明化措施還包括:在產品頁列出詳細信息(包括一張含有原料pH值的表格,以及是否不含麩質、堅果、大豆、硅、油、酒精等)。此外該公司還將透明化延伸到了產品包裝、生產和動物測試等。
二、去除“水分”
很多美容公司在產品包裝上所宣稱的某些活性配方成分并不完全屬實。實際上這些公司只購買和使用了一小部分,也就是說實際含量極少。但是消費者卻被蒙在鼓里。品牌這種做法非常不誠實,雖然產品中含有某種配方,但真的微乎其微,而消費者還以為自己受益不少。
三、讓消費者了解產品的缺陷
透明化還體現(xiàn)在讓消費者提前了解產品的缺陷,消費者公開關于產品的所有事實信息,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否購買。在護膚領域,并不是每種成分都適用于每個人的膚質,過去,品牌們的很多做法令消費者產生了誤解,以為每個產品對于每個人都是適用的。
四、坦承面對消費者
堅持對消費者“實話實說”。公開化妝品使用的成分并不難,最難的是告訴大家:我們不用什么,以及原因。對于自己的產品能否達到某種成效非常坦承。
五、革新品牌傳訊和市場營銷
如今對于大多數(shù)公司來說,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與消費者溝通的主要手段,從而實現(xiàn)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雙向對話。如在其門店和網(wǎng)站銷售的美容品牌承諾不使用修過的圖片,此舉措意在提倡更加真實的美容圖像,同時希望此舉將會逐漸滲透到美容品牌合作伙伴中,希望激勵美容行業(yè)內外的人都去思考,向女性傳播的訊息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用水印以區(qū)分原始圖片和被修過的圖片,所有未被修過的圖片上都加上這一水印,確保消費者能夠辨別。
六、開放的定價機制
打破“有效的皮膚護理需要花費更多錢”這一說法,證明產品的“品質”與“成本”之間沒有必然關系,根據(jù)每件產品的實際成本進行定價。類似地,實現(xiàn)“奢侈美容產品的民主化”。售賣全新的童話——女性消費者可以完全了解產品的成分,實際成本,并能夠從工廠直接購買產品。
七 、解決女性的隱秘痛點
透明化也開始延伸到一些“私密”領域。消除女性對于某些談論起某些話題的羞恥感(如體臭、大腿皮炎或黃褐斑等)。這類產品的靈感源于女性消費者的反饋:夏天不敢穿短褲或裙子,騎自行車的時候必須做好安全措施才能防止大腿擦傷。過去美容行業(yè)并沒有建立在行業(yè)透明度之上,行業(yè)所傳遞的不切實際的信息并不能吸引如今的女性消費者。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推動行業(yè)透明化革命?
數(shù)字時代,名人導向的轉變
很大程度上與社交媒體的崛起有關。數(shù)字時代,一些傳統(tǒng)廣告失去了可信度,如今的消費者發(fā)現(xiàn):很多女演員和模特的真實生活與廣告中大相徑庭。在13到24歲的年輕消費者群體中,紅人比傳統(tǒng)名人更受他們的歡迎。原因從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反饋中可略知一二:“很像我”,“不求完美”,“真實”。
此外,新一代消費者非常精明,對于要涂在臉上的東西更是謹慎,他們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各種應用程序、以及品牌本身獲取信息。與此同時,隨著養(yǎng)生風潮的興起,天然和有機成分是許多消費者購買產品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
文化因素
還有人認為,美容行業(yè)透明度的提高一部分歸因于女權運動的復興激勵更多女性發(fā)聲,而社交媒體的規(guī)?;瘎t為所有人提供了這樣的平臺。
品牌的壓力會更大,因為品牌不僅出售自己的產品,還是一個工作場所。對于品牌的評定標準將會變得更加全面,品牌將被迫變得更加透明。”
過去,使用可回收材料讓品牌加分不少,但是現(xiàn)在公眾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維度來審視一個品牌的透明度。除了公開原材料和成分的信息外,還包括對待供應商的方式,企業(yè)員工薪水,是否有性別歧視等等。
隨著女權主義成為一種主流的文化趨勢,女性開始轉向社交媒體,號召品牌來揭示一些本來不會被公開的東西,并且已經成為常態(tài),這在Z世代中尤為明顯。
制藥行業(yè)的透明化
過去二十多年中,制藥工業(yè)在迅速發(fā)展。在推動行業(yè)透明化、披露藥物信息方面,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是先行者。如今,大多數(shù)公司都加入這一行列,公布藥物和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透明化是整體趨勢的一部分,大公司一直在努力重拾信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透明化——披露產品真相,不僅是成分,還包括市場營銷,廣告和圖像等。
美容行業(yè)透明化會讓傳統(tǒng)品牌黯然失色嗎?
一些人對透明化持中立態(tài)度。比如關于“美妝P圖是否應當全面禁止”就存在不同的聲音。廣告界公認的是,市場營銷實現(xiàn)透明化更難,這是因為改變數(shù)十年的營銷方式更具挑戰(zhàn)性。
廣告需要真實,但沒有必要呈現(xiàn)出完全原始的狀態(tài)。“完全真實”的東西并不會使買家收益,特別是涉及到皮膚和臉部的圖像。她舉例說,有時候工作室的照明并不理想,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修圖才能使膚色恢復正常。
消費者心理依然是主導美容購買習慣的關鍵部分,且不太能改變:如果某消費者熱衷于追求透明度和真實性,那么她可能會購買有這類承諾的品牌的產品,并使用額外的可支配收入實現(xiàn)不同的愿望(比如旅行);如果某消費者相信社會分層,希望躋身上層社會,她可能會認為投資美容產品有助于實現(xiàn)這個目的(即便花費了自己大部分的可支配收入也并沒有改變現(xiàn)狀)。
“美容行業(yè)是一個造夢者”,這與消費者心理和世界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承諾透明化的新興品牌未必會成為市場的主導者,但它的出現(xiàn)是好事。Thomai Serdari表示,“透明化”可以吸引另一部分特定消費群體,但并不會掩蓋市場其它品牌的光芒。
透明化趨勢對于已經頗具規(guī)模的傳統(tǒng)品牌帶來了挑戰(zhàn),但并不是只有奉行“透明化”的品牌才能生存。